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分晓书屋 > 其他类型 > 穿越朱标,请陛下称太子朱元璋李承乾最新章节列表

穿越朱标,请陛下称太子朱元璋李承乾最新章节列表

佛系无忧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李承乾的话,让马皇后深深的叹了口气。是啊,权力迷人眼,生在帝王家是幸运的,也是悲哀的。曾经的朱重八,登基之后也不再是当年的那个重八了。他不再是谁的丈夫,不再是谁的兄弟,不再是谁的父亲,他只是一个皇帝了。妻子、兄弟、儿子在他眼里,无非棋子一枚罢了,任何威胁到皇位的,都得死,宁错杀,不错放,谁也不例外。亲情在权力面前,连提鞋都不配,何况是这无情的帝王家。“标儿,皇帝杀功臣,自古以来比比皆是,皇权就好比于一根荆棘,你父皇把上面的刺撸干净了,你握着才不扎手啊,他这是在为你铺路,别人不懂他,你为什么也不懂他?”马皇后看向李承乾,不想放过李承乾眼中一丝的情绪波动。李承乾深呼一口气,才开口回答。“母后,一个成年的监国太子,不需要有人再牵着他的手走...

主角:朱元璋李承乾   更新:2025-04-11 16:19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李承乾的其他类型小说《穿越朱标,请陛下称太子朱元璋李承乾最新章节列表》,由网络作家“佛系无忧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李承乾的话,让马皇后深深的叹了口气。是啊,权力迷人眼,生在帝王家是幸运的,也是悲哀的。曾经的朱重八,登基之后也不再是当年的那个重八了。他不再是谁的丈夫,不再是谁的兄弟,不再是谁的父亲,他只是一个皇帝了。妻子、兄弟、儿子在他眼里,无非棋子一枚罢了,任何威胁到皇位的,都得死,宁错杀,不错放,谁也不例外。亲情在权力面前,连提鞋都不配,何况是这无情的帝王家。“标儿,皇帝杀功臣,自古以来比比皆是,皇权就好比于一根荆棘,你父皇把上面的刺撸干净了,你握着才不扎手啊,他这是在为你铺路,别人不懂他,你为什么也不懂他?”马皇后看向李承乾,不想放过李承乾眼中一丝的情绪波动。李承乾深呼一口气,才开口回答。“母后,一个成年的监国太子,不需要有人再牵着他的手走...

《穿越朱标,请陛下称太子朱元璋李承乾最新章节列表》精彩片段


李承乾的话,让马皇后深深的叹了口气。

是啊,权力迷人眼,生在帝王家是幸运的,也是悲哀的。

曾经的朱重八,登基之后也不再是当年的那个重八了。

他不再是谁的丈夫,不再是谁的兄弟,不再是谁的父亲,他只是一个皇帝了。

妻子、兄弟、儿子在他眼里,无非棋子一枚罢了,任何威胁到皇位的,都得死,宁错杀,不错放,谁也不例外。

亲情在权力面前,连提鞋都不配,何况是这无情的帝王家。

“标儿,皇帝杀功臣,自古以来比比皆是,皇权就好比于一根荆棘,你父皇把上面的刺撸干净了,你握着才不扎手啊,他这是在为你铺路,别人不懂他,你为什么也不懂他?”

马皇后看向李承乾,不想放过李承乾眼中一丝的情绪波动。

李承乾深呼一口气,才开口回答。

“母后,一个成年的监国太子,不需要有人再牵着他的手走路了,更不需要有人为他扫清路上的障碍了。

撸了刺儿的荆棘,握在手上是舒服了,但是没了刺儿的荆棘,打人就不疼了啊,母后你说是这个理儿么?”

闻言,马皇后沉默十数息,千言万语都化作一声长叹,“标儿,事情还没到那个地步。”

“母后!已经火烧眉毛了!常姐姐这个东宫元妃一死,雄英这个嫡长子如何自处?他母妃本是八抬大轿从正门抬进来的元妃,是给祖宗上过香磕过头的!

可是以后却要喊一个小门抬进来玩物为母妃,还是个元朝降臣之女,那时候雄英的脸往哪搁?妾是个什么东西,母后你难道不知道吗?雄英可是嫡长孙啊。

你不为儿臣打算,也不为你的大孙子打算吗?父皇能给他驱逐半辈子的鞑虏立庙供奉,母后你难道也能坐看雄英把元朝降臣之女,妾室出身的东西喊娘吗?”

李承乾直接打出了朱雄英这张牌。

李承乾是真搞不懂朱元璋,没看懂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八个字体现在哪里。

朱元璋在元末乱世,是和地方起义军争地盘,打得你死我活,有了地盘之后在那高筑墙、广积粮。

扛元的大旗是陈友谅、刘福通、韩林儿他们在前扛着,鹬蚌相争,最后渔翁得利。

开国之后打这打那的,那叫收复故土,是一个当皇帝的天职。

如果这算驱逐鞑虏,那他给嫡子朱樉娶个鞑虏当正妻算啥?

而且建的帝王庙里不供秦皇汉武,倒供起了喊着要驱逐的鞑虏,里面不仅供着元朝的皇帝,同享祭祀三十七位名臣当中,还有五位是元朝的臣子。

让他驱逐的鞑虏跟三皇五帝这些人文始祖同享祭祀。

让元朝那些鞑虏臣子跟房玄龄、诸葛亮这些千古名臣同受供奉。

这干的是哪门子事儿?

这驱逐鞑虏不就成了个笑话?前脚要驱逐人家,后脚把人家供进帝王庙享受祭祀跪拜。

再说恢复中华吧,他承认了元朝为华夏正统,就说明神州并未陆沉,把一个改朝换代的小事,愣是扯出了恢复中华的大旗。

如果你要恢复中华的功劳,那你别承认元朝当正统啊。

“这……”马皇后一时间有些动摇了。

毕竟小儿子,大孙子,老太太的命根子嘛,而且隔辈亲啊,朱雄英可是唯一的一个有记载被马皇后从小养在坤宁宫的后辈。

也只有朱雄英可以叫马皇后为奶奶,其余同辈都得叫皇奶奶。

“母后!他让你的小儿子给妾当儿子,现在你还要你的大孙子喊妾当娘吗?母后你的中宫嫡子给妾当儿子还不够,还要这东宫嫡长给妾当儿子吗?”

李承乾再来一波助攻,儿子给妾当儿子还不够,还要孙子给妾当儿子吗?

那嫡出的意义在哪?嫡庶有别,别在哪?

这话一出,马皇后彻底坐不住了,“不行。”

“母后,再退一步来说,你不为儿臣,也不为孙子,那么一路浴血奋战的弟兄们,你也不考虑了吗?

当年可是你照顾他们的家属,稳住后方,他们感念你的恩情,一口一句大姐的叫着,你要让兄弟们流血也流泪吗?

还是说,在母后你的眼里,太平本是将军定,不许将军见太平是对的?功臣就该死吗?只能共苦,不能同甘吗?

母后,坐上了这冰冷的凤座,你也成了那薄情之人吗?你也只是那群老兄弟们的皇后娘娘,不是马大姐了么?”

李承乾为了能让马皇后下定决心,那真是用尽了三寸不烂之舌啊,这张嘴是真的能叭叭啊。

一路上,又认真的梳理了一下朱标的记忆,就怕说不动马皇后。

马皇后真的被朱标给说动了,看向朱标。

“你说他要害常氏,可有证据?”

李承乾当即回答道,“儿臣已经让人留痕了,母后可以找精通药理的太医去查,看看补品内是否相克,亦或者花草树木是否相克,是否对坐月子的人有害,看看常姐姐能不能活着出得了这个月子!”

见到自己儿子如此信誓旦旦的说,马皇后心里已经信了,去年邓愈的突然病逝,马皇后就觉得有疑。

眼下常氏的事情一说出来,马皇后纵使不想相信,也不得不相信朱元璋真的在开始对功臣下手了。

“玉儿,去把太医院的马后炮太医叫来,就说太子醒了,叫他到东宫来给太子请平安脉。”马皇后直接点名道姓的要人。

一旁的玉儿领命道,“奴婢领旨。”

“本宫不希望这件事情消息立马就传到乾清宫了,明白吗?”马皇后再次吩咐。

玉儿点了点头,“奴婢明白了,这就去办。”

说着,玉儿立马亲自去安排这事儿。

马皇后抚摸着凤座扶手的凤凰,“标儿,你说是不是我在这后宫韬光养晦太久,有人已经忘了到底谁才是后宫了。”

“母后,大姐当得挺好的,没必要去做大嫂。”李承乾回答道。

大嫂是吃素的,默默做个刀鞘,但大姐可不是吃素的,大姐自己就是一把刀啊,还是很锋利的那种。

“走吧,去东宫!”马皇后当即起身,李承乾马上跟上。


太子侧妃吕氏,失足水井,不幸身亡,其贴身伺候的太监侍女,因不舍旧主,遂自愿殉葬!

二殿下朱允炆,因奶娘抱着其散步,不幸脚滑,掉进了荷花池。

朱允炆不幸溺毙。

伺候的奶娘虽没有溺死,但自知有罪,还是自裁谢罪了。

一应伺候的太监宫女全部殉葬。

偏殿的江都郡主、宜伦郡主以及刚出生不久的朱允熥,三人被送到了常氏所在的东配殿。

由于东配殿的主殿常氏在坐月子,所以三人被送到了隔壁的偏殿,待在房间里面。

外面两个不良人守着。

他们小小年纪,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,但是知道母妃就在隔壁,并没有太害怕。

本来想把这三孩子跟常氏放一块儿,但又怕过了病气给小孩子,又怕安神香里的麝香伤害孩子。

毕竟小孩子最容易出事了,思来想去还是放到偏殿,反正就在隔壁。

李承乾写完了信,派袁天罡亲自送到郑国公府,亲手交给常茂。

袁天罡领命去办。

郭英率先接到懿旨,有些摸不着头脑,但是知道马皇后肯定要有大动作。

这是让自己什么都不要管的意思啊。

“大姐发话,我还能咋办呢,唉。”郭英能咋办呢?

自己的姐姐嫁给了朱元璋,但是这是马皇后的口谕啊。

抗圣旨,马皇后还能捞自己一把。

这要是抗了懿旨,恐怕都不用马皇后出手,自己人就得没。

马皇后:我认识很多大哥,但是他们都叫我大姐,小英子,识时务者为俊杰啊。

郭英:我是俊杰!我很识时务啊!

呜呜,姐夫啊姐夫,若是别人要干啥,我肯定为你死战,但是你跟大姐两口子的事情,我就不掺合了哈。

曹国公府。

李文忠也接到了马皇后的口谕。

“臣李文忠奉诏!”

李文忠没二话,马上奉旨。

一旁来传旨的坤宁宫亲信宫女人都傻了,这么顺利吗?

“公爷,您不问问缘由,万一是大动兵戈向君王呢?”

李文忠义正言辞的道,“哎哎哎,你这小宫女,别乱说啊!我跟君王可不熟啊!你这话整得万一让我义母兼舅娘兼大姐误会了咋办?”

侍女笑了笑,“是是是,奴婢口谕已传,就回去向娘娘复命了,奴婢告退。”

侍女福身一礼,马上退下。

李文忠给了关键一个眼神,管家马上送客,并悄咪咪给人塞了个荷包。

人走之后,李文忠松了口气,“大姐这是要出来主事了啊,可惜,大姐你咋不就是个男儿身呢,唉,不过嘛,也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这从龙之功我混上了。”

说着,李文忠便收拾东西去军营了。

军营。

“公爷,你没兵符,我也调不动兵啊。”

“滚!兵符那他妈是调兵的吗?兵符是他妈调将军的!老子不调将军,只调士兵,还要什么兵符?”

“呃……好像有道理啊,毕竟士兵又不认识兵符,兵符调将军,士兵听将军的,等等,不对啊,差点被你绕进去了,公爷!无诏调兵,罪同谋反啊,这兄弟我可不敢啊。”

“这是皇后娘娘的懿旨!”

“公爷,八百人够吗?四分之一卫的兵马都不到啊,人少了点儿吧?”

“咋?这回敢了?”

“舍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!更何况,皇后娘娘有旨,末将岂敢不奉诏?俺娘说了,做人不能忘本!”

“算你识相,你们都是跟着我杀出来的,老子不会害你们,调兵去吧!”

“是!不过,末将还是觉得八百人不够,真的不要多调点儿吗?”

“兵在精,不在多。”

“懂了!带打架最牛逼的那八百个!”

李文忠顺利调到兵,准备天一黑就从玄武门进宫。

郑国公府内。

蓝玉和常茂这舅甥俩正在喝酒吹牛逼。

马皇后的一道口谕,马上让蓝玉酒醒了一大半,赶忙跟着宫女进宫。

蓝玉前脚刚走,李福安就到了,先是屏退左右,然后见礼之后掏出一封信。

“公爷,这是太子殿下给您的信。”

常茂接过一看,“这写的什么玩意,这么老多?”

李福安尴尬一笑,“奴婢不知,您自己看便好。”

“你帮俺看,俺好多字不认得。”常茂把信递给李福安。

李福安只得接过,“是,太子说……”

李福安巴拉巴拉的念完了朱标写的信。

听得常茂脑瓜子嗡嗡的,“我姐夫说啥呢?叽里咕噜说这么多。”

“哦,太子的意思是,让你今晚戌时带一千亲兵在玄武门前等他,顺便带一门洪武大炮,万一他无法诈开玄武门,你就直接轰开,事成之后您姐姐太子妃就是皇后,您大外甥就封为太子!”李福安回答道。

常茂翻了个白眼,“你这人,叽里咕噜的话咋那么多?什么皇后太子的,说简单点儿!”

“今晚带一千亲兵和一门大炮,戌时到玄武门前等太子。”

李福安简述道。

常茂哦了一声,“那你早这么说不就行了,我姐夫也真是的,叽里咕噜写那么多干啥,要我帮忙,明明一句话的事儿,非要写那么多句。”

“呃……那公爷您是答应了?”李福安询问道。

常茂反问道,“这事儿我干娘是不是也知道?”

李福安点了点头,“知道。”

“难怪刚刚干娘急诏舅舅进宫。”常茂嘟囔道。

李福安问道,“公爷,您意下如何?奴婢还要去向殿下复命呢。”

常茂大手一挥,“既然我干娘知情,那还睡啥,扁担倒了俺不知道是个一字,但两横一竖俺知道是个干子,去告诉我姐夫,就是我戌时准时等他。”

“哦哦,还有,太子说这调兵的名义就是用……”

李福安继续交代。

常茂挥挥手,“什么名义不名义的,虚伪!是兄弟就跟俺干!你回去吧,让我姐夫少操心,这事儿交给俺就行。”

“呃……好吧,那奴婢告退了。”李福安不再多言,默默退下。

常茂拿起酒坛喝了一口喊道。

“常老二!去武骧左卫,给我点一千精兵过来,不来的都他娘的砍了!再拉门炮来!就这样!”


随着马皇后跟着朱标去东宫,暗中的凤字营也动了起来。

那群寡妇可不仅仅是在宫外,宫内也是有一部分的,只是所处的位置不起眼。

朱元璋为了一人独自掌控权力,都能把宰相制给废掉了,可见朱元璋是一个想让天地万物都在他的掌控中。

君临天下,唯我独尊。

宫里肯定是层层监视,马皇后也没有想过不让朱元璋知道,只是别那么快让朱元璋知道罢了。

坤宁宫的侍女去了太医院,看似随便抓了个太医,实则不然。

“这位太医,太子殿下已经醒了,皇后娘娘有旨,宣太医给太子请平安脉,快跟我走吧。”

坤宁宫的侍女说完,拉着马后炮就走。

其余一众太医见状,也没说啥,无非就是个请平安脉的小事儿罢了。

皇后娘娘思子心切,这么急着拉太医去也正常。

“药箱,药箱。”马后炮赶忙拿起一旁的药箱,就这么被侍女拉走了。

马皇后在去坤宁宫的路上,都在思考李承乾的话。

李承乾是想提前继位不假,但若真让朱元璋清理功臣,那这些开国功臣有几个能活?

马皇后很清楚,朱标压不住这些开国功臣,那么凡是朱标压不住的,都得被清算。

亦如李承乾所讲,荆棘没了刺是握着舒服了,但是打人也不疼了啊,那么是否表明他有能力弹压功臣,平衡朝局?

李承乾倒是不知道马皇后在想些什么,李承乾在筹划着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事情。

自己当年就当了十几年太子,这个朱标现在也当了十几年太子,而且根据明史的记载,这个朱标临了都没当上皇帝。

不过嘛,比自己当年好点儿。

最起码朱标被追封成皇帝了,虽然后来又复降为懿文太子了。

不过,尽管如此,李承乾还是看不上朱标。

当年我李承乾母后、妻子、儿子都没你这么豪华阵容,可我连号称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的天策上将,天可汗李世民的反都敢造。

你丫的朱标这么好的开局,竟然不敢反他个臭要饭的,你怎么就不敢为了你的常姐姐跟他干一架呢?

不管是被迫还是自愿站在朱元璋那边,你丫的咋就不敢有点自己的想法呢?你可是监国太子啊,从古至今哪个监国太子像你这么没权力?

朱标一点兵权都没有,自己起码还有东宫六卫率。

你朱标的太子位稳不稳,完全不由自己掌控,全系朱元璋一念之间。

哪像我父皇李世民的太子位,虽然我父皇玄武门之变后就只当了两个多月太子,虽然还是逼着大行高祖皇帝册封的。

但那也是有正经流程,行了册封大典,手续齐全的,这太子正不正经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就说他是不是太子吧!

我说我父皇李世民的太子位是有史以来权力最大,同时还是地位最稳的,谁赞成,谁反对?

反正,我李承乾两世做太子,这回说啥也得坐上那九五至尊的宝座。

这回的玄武门之变就简单多了。

第一步,让我舅舅蓝玉包围京畿,关闭京城四门,同时封锁百官府邸,避免外援。

第二步,拉来洪武大炮,炮轰皇宫九门,直接轰开它。

第三步,带我小舅子常茂一起领兵,杀进皇宫,活捉朱元璋,问鼎天位!

第四步,祭天登基,封常氏为皇后,朱雄英为太子,尊马皇后为太后,期以天下养,至于那个被活捉的朱元璋,封个太上皇,冷宫安置就行。

你朱重八的禁军再多,我就不信以常茂这个混球的武力值还杀不穿。

李承乾正美好的幻想着玄武门之变的成功,不知不觉就已经走到了东宫。

“参见皇后娘娘,参见太子殿下。”

东宫内,侍女太监纷纷行礼。

马皇后摆摆手,“起来吧,太医马上到了,给太子请平安脉,你们届时给太子煎药务必仔细着点儿。”

“是,娘娘。”

众人领命谢恩起身。

“都下去各自忙活去吧,本宫去看看太子妃的月子坐得怎么样了。”马皇后下令道。

“奴婢告退。”一众太监侍女纷纷散去各自忙活。

马皇后朝着东宫偏殿走去。

常氏坐月子期间,肯定是不能跟朱标住在正殿了,总不可能让朱标把正殿让给常氏吧?

李承乾跟着马皇后一起去了偏殿。

正巧,吕氏在伺候常氏服药。

妾伺候正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。

看到马皇后来了,吕氏赶忙放下药碗行礼,“臣妾不知娘娘驾到,有失远迎,还请皇后娘娘赎罪,皇后娘娘万安。”

马皇后嗯了一声,“起来吧。”

“谢皇后娘娘。”吕氏退到一旁。

马皇后走向床边,“云容,不必多礼了,你好好养身体就好,你现在感觉怎么样?”

常氏的名字没有记载,但有野史称之为常云容、常美荣等等。

常氏微微颔首,微笑着回答道,“多谢母后,儿臣感觉身体挺好的。”

常氏作为太子正妃,才有资格称朱元璋为父皇,称马皇后为母后,自称儿臣。

吕氏是妾室,只能自称臣妾,称马皇后为娘娘,称朱元璋为陛下,甚至称呼朱标为夫君都不行。

这时候,朱标走了进来。

刚刚朱标在偏殿外面转了一圈,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之物。

“臣妾参见殿下。”吕氏行礼道。

李承乾嗯了一声,径直走向了常氏,“常姐姐,你身体感觉如何?”

常氏笑着回答道,“臣妾感觉身体恢复得很好,倒是这等污秽之地,殿下和母后实在是不宜前来。”

马皇后说道,“什么污不污秽的?你是我的儿媳妇,伯仁早逝,我是把你当亲女儿看待的,你还未出生便和标儿定了亲,是我看着长大的,更何况,你可是为朱家生下了嫡长孙,现在又生了个嫡孙的大功臣,我来看看你有何不可?”

李承乾也跟着附和,“是啊,你是我的妻子,你生孩子也辛苦了,我只是来看看你,有何不宜?”

“多谢殿下,母后,你们还是先离开吧,儿臣怕过了病气给你们。”常氏认真的劝道。


帝王和百姓的关系在古代更像是农场主与牲畜,爱护它更多时候也只是为了给自已提供更多的财富,可持续性竭泽而渔。

上下五千年,农民起义反的最多的皇帝就是朱元璋。

爱民如子的话,百姓还起义要推翻他?

李承乾听到这话,并没有感觉到意外,反而询问道,“李福安,你认为作为太上皇,他最好的结局是什么?”

最好的结局是啥?

那当然是死了呗,彻底没有后顾之忧。

“陛下的意思是……”李福安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。

李承乾摇了摇头,“让毛骧联系他吧,以毛骧为切入点,把他暗卫等势力一网打尽,永绝后患,必要时,网未尝不可以撒得大一些。”

“奴婢明白了,这就去安排。”李福安忙躬身退下。

坤宁宫内,自家的老二、老三、老四和老五结伴而来,一同踏入了这座宫殿。

未来洪武十三年的时候,他们四人才会正式离开京城前往各自的封地就藩,然而,如今不过才是洪武十一年。

“儿臣给母后请安!”四人整齐划一的躬身行礼,齐声说道。

马皇后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,轻声说道,“你们四个今日倒是来得齐全啊。”

她的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四个儿子。

朱樉率先开口,“母后,儿臣听闻大哥突然登基称帝,而父皇却退位让贤了,究竟发生了何事?为何如此仓促?”

朱棣也紧接着点了点头,表示赞同朱樉的疑问,追问道,“是啊,母后,此事着实太过突然,怎会这般迅速便完成了皇位交替呢?不知父皇现今身在何处?”

面对两个儿子如机关枪一般连珠炮似的发问,马皇后却是一脸淡定从容、不慌不忙地微微眯起双眼,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,然后轻声反问道。

“你们大哥身为太子,是大明帝国于情于理于法都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,他什么时候登基,难道还需要特意来征求你们这些做弟弟们的意见不成?”

听到母亲如此质问,朱樉和朱棣顿时心中一惊,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,他们俩面面相觑,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作答。

过了好一会儿,才战战兢兢的齐声说道,“儿臣不敢。”

声音轻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。

然而,马皇后却对他们的回答并不满意,只见她柳眉倒竖,美目中闪过一丝厉色,右手猛地用力一拍面前的桌子,只听砰的一声巨响,震得桌上茶杯都在震动。

“你们已经敢了!”

马皇后怒喝道,语气严厉至极,让人不寒而栗。

朱樉和朱棣被吓得浑身一颤,脸色瞬间变得煞白,他们根本来不及多想,便如同条件反射般迅速双膝跪地,动作之快堪称丝滑无比。

“母后息怒。”两人俯首在地,不敢说话。

此刻的他们哪里还有半分平日里的威风,完全变成了两只受惊的兔子。

马皇后此时必须要帮朱标稳定根基。

自己这及格儿子过来质问这件事情,是在表达什么不满吗?

还是说,已经生出了夺嫡的心思?

只见朱橚快步走上前去,拱手行礼后开口说道,“母后息怒,二哥和四哥绝无半分不敬之意啊!此次之事发生得实在太过突然,儿臣等人心中着实惶恐不安,这才匆忙赶来向您询问具体情况的!对大哥更是从未有过丝毫的怀疑之心呐。”


免得老朱趁着沐英不在,狂骗人家小孩子,到时候真让老朱骗到兵符就不好玩儿了。

老朱:不当人子!你丫的是真的不当人子啊!一点退路都不给咱留啊。

“是。”

李福安接到命令后,二话不说,转身如离弦之箭一般飞奔而去,马上安排人去执行任务了。

就在这时,袁天罡步履匆匆地闯了进来,由于走得太急,他与正往外走的李福安撞了个满怀。

两人都被撞得一个踉跄,但袁天罡顾不上这些,他一边揉着被撞疼的肩膀,一边三步并作两步的冲到李承乾面前,气喘吁吁地说道。

“陛下,不好了,有情况啊!”

李承乾见状,不紧不慢的抬起头,看了袁天罡一眼,然后淡淡地说道,“淡定!淡定!不要慌,能有什么情况?你倒是说清楚,到底出啥事儿了?”

袁天罡定了定神,赶忙回答道:“回陛下,据臣观察,宫中的暗处似乎撤走了不少人啊。”

李承乾听后,微微颔首,他略作思考,然后冷静的对袁天罡说,“你就没想过这是太上皇把他的暗卫召走了吗?你就安排不良人去补上那些空缺那就行了?”

闻言,袁天罡一拍脑门儿,“臣忘了这茬了,主要是这段时间事情有点多,臣脑子有点乱,陛下恕罪,臣马上去安排,臣告退。”

说完,袁天罡又匆匆的离开。

来也匆匆,去也匆匆。

袁天罡离开之后,李承乾也没继续看奏折了,天天看奏折,眼睛都疼。

该是来梳理一下战利品吧。

这个铳啊炮啊的,通过朱标的记忆,李承乾倒是知道这属于划时代的武器。

李承乾已经命不良人去寻找孤儿了,李承乾要组建自己的军队,用这种最新式的武器。

至于这剩下的,李承乾没整明白。

“系统啊,这杂交水稻是个什么稻子?跟什么东西杂交的?杂交又是个什么玩意?”李承乾呼唤系统。

“你不需要理解,这简单来说就是稻种,这款稻种亩产两千斤起步,土地好的话,三千斤也不是问题的。”系统的提示音在李承乾脑海中响起。

李承乾掰着手指头算道,“两千斤?三千斤?那是多少石?”

“唔,大明的算法,一石约一百八十斤,你自己算吧。”系统回答道。

李承乾眼睛一亮,“朕槽!那这么说来,这什么杂交水稻,那岂不是亩产十几二十石,真的假的?”

系统傲娇的回答道,“华夏统子不骗华夏人。”

“五千斤稻种啊!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!只要将这些稻种妥善保存,等到来年开春时种下,后年我们就能收获更多的种子,如此一来,粮食产量必将大幅增加,百姓们也就能吃饱饭了!”

李承乾激动的说道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,仿佛已经看到了国家繁荣昌盛、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。

朕的盛世,一定要超越贞观盛世!

父皇啊父皇,你就等着我超越你吧!

李承乾心中暗暗立下誓言。

作为一个处理政务多年的太子,李承乾深知国力的强盛离不开民生的稳定,而农业,作为国家的根本,更是重中之重。

只有让百姓们都能填饱肚子,才能谈得上国家的繁荣和发展。

就在李承乾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时,系统突然冒了出来,贱兮兮地问道。

“咋啦,宿主,你不好男风了?你现在可是皇帝啊,不趁机释放一下吗?”

李承乾闻言,脸色微微一沉,轻哼一声道,“那只是当年一时想不开,再加上自暴自弃以及跛脚之后的心态问题,才导致我走上了堕落之路,但如今,朕已经身康体健,怎会再去沾染那些不良嗜好?”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