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分晓书屋 > 其他类型 > 病秧子一心只想吃软饭江叙白安国无删减+无广告

病秧子一心只想吃软饭江叙白安国无删减+无广告

穆如清风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药童听了江老头的话,虽然还是有些疑惑,但见江老头说得头头是道,便不再多问什么,只是为难地看了爷孙俩一眼,然后又快步去李大夫的那里征求了意见。得到肯定后,药童便回来给他们抓药。这些香料也不便宜,每种要二两,花了好几百文,江老头心都痛了,主要是这几百文给江叙白抓药都能抓好多副了。“狗娃子,我们买这些干嘛?我们不是做吃的吗?”江老头忍不住开口问道。“爷,现在也说不清楚,具体的等回家再说吧,我们去哪儿买书?”走到这里江叙白才突然想起,自己好像来过镇上两次,却都没有见过卖书的地方。江老头想了想,回答道:“我记得以前镇上来过一个卖书的先生,但是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,要不我们先去看看?”说完,江老头带着江叙白来到了一家书店前。这家书店看起来有些陈旧...

主角:江叙白安国   更新:2025-01-04 16:33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江叙白安国的其他类型小说《病秧子一心只想吃软饭江叙白安国无删减+无广告》,由网络作家“穆如清风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药童听了江老头的话,虽然还是有些疑惑,但见江老头说得头头是道,便不再多问什么,只是为难地看了爷孙俩一眼,然后又快步去李大夫的那里征求了意见。得到肯定后,药童便回来给他们抓药。这些香料也不便宜,每种要二两,花了好几百文,江老头心都痛了,主要是这几百文给江叙白抓药都能抓好多副了。“狗娃子,我们买这些干嘛?我们不是做吃的吗?”江老头忍不住开口问道。“爷,现在也说不清楚,具体的等回家再说吧,我们去哪儿买书?”走到这里江叙白才突然想起,自己好像来过镇上两次,却都没有见过卖书的地方。江老头想了想,回答道:“我记得以前镇上来过一个卖书的先生,但是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,要不我们先去看看?”说完,江老头带着江叙白来到了一家书店前。这家书店看起来有些陈旧...

《病秧子一心只想吃软饭江叙白安国无删减+无广告》精彩片段


药童听了江老头的话,虽然还是有些疑惑,但见江老头说得头头是道,便不再多问什么,只是为难地看了爷孙俩一眼,然后又快步去李大夫的那里征求了意见。得到肯定后,药童便回来给他们抓药。

这些香料也不便宜,每种要二两,花了好几百文,江老头心都痛了,主要是这几百文给江叙白抓药都能抓好多副了。

“狗娃子,我们买这些干嘛?我们不是做吃的吗?”江老头忍不住开口问道。

“爷,现在也说不清楚,具体的等回家再说吧,我们去哪儿买书?”走到这里江叙白才突然想起,自己好像来过镇上两次,却都没有见过卖书的地方。

江老头想了想,回答道:“我记得以前镇上来过一个卖书的先生,但是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,要不我们先去看看?”说完,江老头带着江叙白来到了一家书店前。

这家书店看起来有些陈旧,门口挂着一块破旧的招牌,上面写着“书店”两个字。走进店里,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,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,有的已经泛黄,有的则显得崭新一些。

江叙白在书架间穿梭着,寻找着适合自己的书籍。他发现这里的书大多都是些古籍、史书、诗集之类的,对于他来说有些过于高深。

不过,他还是找到了一本《三字经》和一本《百家姓》,这两本书都是启蒙读物,正适合他们现在用。

书店的老板是一个老学究一样的人,眯着眼睛看着他手里的书,等江老头带着江叙白去结账,他抬起头看了一眼,问道:“要的是什么书?”

江叙白把书拿着靠近他面前,说道:“三字经和百家姓,请问需要多少钱?”

老板肯定不是近视眼就是老花眼,要不都放他面前了,他都不知道拿得是什么书,难怪刚刚头都要埋在柜台里了。

“一共一贯又七百文。”

“这么贵?”江老头失声叫道。

“哪儿贵了?老朽向来是童叟无欺的,这是启蒙书,价格优惠。”

听见价格江叙白都不敢张嘴问笔墨纸砚的价格,怕是没有十几贯钱今天都走不出这书店,看着江老头的样子,江叙白默默地把两本书放了回去。

“爷,还不急着用,先不买了吧,等真正需要的时候再来买。”

“这~”小孙子也不是为自己,而是为几个哥哥,如果不买好像有点对不起他们,但是就这薄薄的两本书就接近两贯钱了,他们这农家真是负担不起。

而且家里起了房子,最近已经用了二十多两,江老头心痛啊。

“等家里再赚一些,咱们就来买。”再等等,等他心没有那么痛的时候再来买。

江叙白刚刚翻看过一下,虽然是薄薄的两本书,但是都能看出来是手抄本,难怪卖的这么贵,手抄本要求自己工整,不能又修改和墨点,虽然一本也就千字左右,但贵就贵在人力上了。

江叙白心中还是很受挫的,难怪现在读书人的地位这么高,普通百姓就算举全家之力恐怕也难以培养出一个读书人,光启蒙书籍便这样贵,那科举的花费绝对不在少数。

放弃了笔墨纸砚,江老头带着他朝着码头走去,两人到码头的时候,正是饭点,猪杂汤的摊子面前也有一些人,但是比起以前是比不过的。

他们俩同时注意到旁边还有其他几个摊位,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顾客。然而,当他们靠近时,却闻到了一股浓烈的热气,其中夹杂着腥臊和屎尿味。


只可惜按照江家现在的财力完全可以开始租铺子的,但是现在江家就像一艘刚刚驶入大海的竹船,没有任何的抗风险能力。

只一个小小的风浪就能把这艘破船打入海中,连个浪花都掀不起就沉没了,所以还是得做这样早出晚归的买卖。

晚饭吃完后,其他人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饭桌,各自忙碌着为明天做准备。

然而,江叙白却一直静静地坐在原处,一动不动。江老头看着他,心中立刻明白了几分,于是开口问道:“狗娃子,是不是有啥事想说啊?”

江叙白犹豫了一下,轻声说道:“爷,我看今天剩下好多猪杂汤。”

江老头点点头,安慰道:“嗯,不过你也别太担心。咱们有段时间没去集市了,可能有些人还不知道咱开始卖这个了,等再过几天,应该就会好些了。”

江叙白皱了皱眉,继续说道:“可是,只卖猪杂汤的话,给客人们的选择实在太少了,爷,要不咱们再加点别的东西吧。”

江老头一听,眼睛顿时亮了起来,难道财神爷又显灵了吗?他连忙追问:“加东西?加啥玩意儿?”

江叙白笑了笑,神秘地说:“明日我跟您一起去镇上看看,到时候再说。”

江老头连连点头,开心地说:“好好好!正好今年你的身子骨好像比以前结实了些,咱们顺便去找找李大夫,看看需不需要换换药方。”

江叙白点了点头,继续说道:“正好几位堂哥过年之后就要启蒙,我们去买点笔墨纸砚还有三百千,先让他们熟悉一下。”

进入冬季之后,农田里的农活已经基本结束,大家都清闲了下来。反正几位堂哥都闲着,不如趁这个时间提前开始学习,为明年的启蒙做准备。

而且江叙白自己也想尝试学习如何使用毛笔写字。在上辈子,尽管她身体虚弱,但至少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,这辈子无论如何也要掌握书写技能才行。

“好,爷爷这次带足了钱。”只要能想出新点子,江老头心中的忧虑减轻了许多。

第二日清晨,天刚拂晓,江叙白就被江老头叫起来洗漱收拾,跟着江老二、江老三两兄弟一起去镇上。

一到镇上,江老二两兄弟就径直奔向码头,而江老头和江叙白则直接在济世堂门前停下脚步。

这次江老头熟门熟路的带着江叙白找到了李大夫,他仔细观察了一下江叙白的面色,惊讶地发现今年他的脸色比去年好了很多。

去年,江叙白的脸色苍白中透着紫气,仿佛随时都会死去;但今年,他的脸色虽然还有些苍白,但已经不再泛出那种令人担忧的紫气。

李大夫不禁感叹道:“这孩子的病情竟然有所好转,真是难得啊!”

不怪李大夫觉得,连江叙白自己也觉得,虽然还是不能跑跳,但是今年江家赚了钱,不光他的药更好了一些,家里的伙食也好了不少。

去年那是一两个月都捞不着一顿肉吃,但是今年不一样,家中几乎三天两头的吃肉,就连鸡蛋现在他每天也能有一个。

以前母鸡抱的鸡仔都是卖出去换钱,今年只要是母鸡基本都被留了下来。

一方面是江蔡氏怕几个儿媳怀孕,嘴上没有吃的又出现像他这种早产的情况,另一方面也是家里小孩多,改善伙食都靠鸡蛋。


将三种美食都尝试过后,蒋文季微微点头表示认可,接着说道:“味道的确不错,但我还是坚持之前的观点,这种食物很难登上大雅之堂。”

毕竟他们福满楼主要面向富商和文人墨客等高端客户群体,这些食物虽然在小摊位上品尝并无大碍,但却无法出现在福满楼的餐桌上。

蒋维川连连点头,表示对他爹的想法非常认同。

但同时,他又夹着一块卤肉接着说:“爹,您的意思我当然清楚。可是您看看这卤肉,它的色泽如此鲜亮,风味独具特色,吃过之后让人回味无穷啊!”

“我想要得到的并非仅仅是这道菜肴本身,而是隐藏在其后的制作秘诀。您想象一下,如果拥有了这种卤汁配方,恐怕就算是卤制鞋拔子都会变得美味可口吧。”

蒋文季听后心头一震,不禁陷入沉思之中。随后,他看着江老二和小蔡氏开口说道:“你瞧瞧那两位摊主的衣着打扮,尽管是棉布材质,可如今已被洗得发白。不难猜测,这小小的摊位便是他们全家的生活依靠。人家怎么可能轻易地割舍掉自己赖以生存的根本呢?”

蒋维川眼珠子机灵地转动着,迅速回应道:“所以我们首先要展开谈判。一下子暴富与这样几分几分地慢慢积攒财富,感受肯定截然不同。对吧,爹?只要您觉得价钱合理、值得一试,那就没问题啦。”

“可以,既然如此,这碗汤怎么去腥的,也可一起讲讲......”虽然他们不吃猪下水,但是猪心灵芝汤这样的菜品还是很需要这个方法的。

“明白,明白。”蒋维川开心应是。当天下午,码头的江老三带着小蔡氏过来刚刚与江老二还有柳氏汇合在一起,蒋维川就出现在四人面前。

“几位老板请等一等。”蒋维川拱手作揖道。

听到蒋维川的话,江老二连忙摆手道:“这位公子,我们只是摆个摊子,不敢叫什么老板,我在家中行二,你叫我江老二就行了。”

江老三也跟着附和道:“对,叫我江老三。”而小蔡氏和柳氏都退到了两人身后。

蒋维川笑着点点头,然后看着江老二继续说道:“你们家的卤肉软嫩多汁,又肥而不腻,实在难得。”

“多谢公子的夸奖,不过今日我们已经卖完了,公子如果要吃,明日还请早点来。”江老二说着还把煨卤肉的瓦罐打开给蒋维川看,示意是真的没有了。

蒋维川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,说道:“是这样的,自从品尝到贵店的卤肉饭后,在下便对其独特的口味充满好奇,实在是爱不释口啊……所以,在下愿出价纹银五十两,买下这卤肉的秘方,不知二位意下如何?”

若是在江老二和他哥哥刚开始经营猪杂汤生意时听到这番话,他们或许会认为五十两银子已是一笔巨款,但如今经过一年多的买卖,经手的钱财远不止于此,自然不会轻易被这笔钱所诱惑。

江老二微笑着回答道:“这位公子,实在抱歉,这是我们家族的祖传秘方,绝不会对外出售。此外,我们两兄弟只负责摆摊,而我父亲尚未传授我们这道菜的具体做法。”

江老三也在一旁附和道:“是的,而且这是我们一家老小长期以来赖以为生的营生手段,怎么可能轻易卖掉呢......”

“一百两!”蒋维川直接打断了两人的话。


就在这时,江老二挤了过来,手里拿着一双筷子,迅速从江老头的勺子里夹起一块大肠,热情地邀请道:“如果不介意的话,可以尝尝看嘛!保证让你们吃了还想再吃。”

江老二自从三四天前吃过一次后,这几天一直对这口猪杂念念不忘,何况今天早上江老头却只允许他们吃两个饼子。

一路上,江老二闻到这诱人的味道,肚子里的馋虫又开始蠢蠢欲动,此时他都想来一碗。

这时,大汉看到江老二将筷子递到嘴边,而且鼻子边的肉香变得愈发浓郁,实在忍不住便张开嘴巴。

当那块肠子进入口中时,他立刻感受到满口的肉香和恰到好处的咸味,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,就已经咽了下去。

“怎么样?好不好吃啊?”旁边的另一个大汉用手肘顶了一下他,急切地问道。

他实在是忍受不住这种诱惑,如果同伴再不说话,他恐怕就要忍不住掏钱了,因为那股香味直冲脑门,让他说话间口水都要流出来了。

“给我来一碗!”尝过味道的大汉毫不犹豫地从怀中掏出三个铜板递给江老头,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块肠子的美味。

另一人也迫不及待的掏钱说道:“那我也来一碗。”

“好嘞好嘞,两位请稍等片刻,我马上让人给你们送过去。”江老头满脸笑容地接过铜板,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入抽屉,心里激动地欢呼道:“开张了,开张了!”

江老二和江老三也立马开始准备起来,张口吆喝道:“两位大哥,你们是配饼还是配饭?”

大汉看着金黄的饼咽了咽口水:“汤汤水水的,要两个饼吧。”

“好勒。”

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其他观望的人也陆陆续续的走了过来。

江老二上完汤和饼,又端来一小碟咸菜,声音大大的说:“大哥,这碟咸菜送你们的!慢用。”

“嚯,还送咸菜呢?我尝尝,不咸可不行。”现在的咸菜都是稀罕东西,因为盐贵,但是码头上搬货,一天出几身汗水,最缺的就是盐。

“够味,够味。”之后两个大汉埋头苦吃,在场除了议论的声音就是他们吃得呼呼噜噜的声音,因为放了山胡椒,两人吃的大汗淋漓,但是却没有一点不舒服,只觉得身心都舒爽。

那两个人一边吃着,一边赞叹道:“好吃,真的好吃,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猪杂汤!”听到这话,周围的人们纷纷露出惊讶的表情,有些人甚至开始流口水。

这时,一个年轻人忍不住问:“兄弟,这猪杂汤真有那么好吃吗?”

其中一个大汉抬起头,抹了一把汗,笑着回答道:“当然好吃啦!这大肠劲道,汤鲜味美,而且里面还有这么多的肉,真是太实惠了!”说完,他又咬了一口手上的饼。

看着他们筷子上一夹一夹实实在在的肉,其他人再也忍不住,纷纷掏出钱开始叫到:“给我一碗,给我一碗。”

一时间,这里变得热闹非凡,生怕慢人一步就吃不到这三文钱一份的肉汤。

第一天摆摊的时候,三个人显得有些手忙脚乱。不过幸好猪杂汤相对简单一些,只有一道菜——汤。而饼和饭都是提前准备好的,只需要将它们打好就行了。

期间,江老三还特地跑到河滩边去清洗了一次碗筷。三人一直忙活到了巳时末,这还是因为他们的碗筷数量不足,所有的桶和锅都被卖得一干二净。

“实在抱歉啊,各位客官,已经没有了。明天请早吧。”江老头对着仍在摊位前排队的人们说道。

“哎呀,你们怎么不多准备一点呢?我们还没来得及吃呢!”

“是啊,闻到这么久的香味,肚子里的馋虫都快忍不住了。”

“非常抱歉,我们也是第一次出摊,缺乏经验。明天一定会多多准备的。”江老头一边整理物品,一边不停地向大家道歉。

他自己也没想到,竟然还没到午时,他们的东西就卖完了。

这个饼和米饭的量也是他们没有考虑周全,对于家人来说,两个饼已经足够,但对于那些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来说,这点食物远远不够,很多人都愿意再多付一文钱来加购一个饼。

看来,明天不仅得做两副猪内脏,饼和饭也得多备一些。

三人一会儿就收拾好了,就在这期间都还有人陆陆续续的朝着这个方向来。

江老头看着这一幕心中盘算着等会儿得买两副猪内脏,毕竟看今天这架势,一副是怎么都不够卖的,而且今天赚得多,可以买点肉回去给孩子们解解馋。

想到这里,心里就开始担心去晚了买不到两副,于是他便让江老二和江老三推着板车慢慢走,自己则是快步走向镇子。

江老头走之后,江老二满脸兴奋地跟江老三说道:“我刚刚看见了,那抽屉里的铜板都快装满了!”

“我也看见了,真没想到大家都这么喜欢吃这个猪杂汤。”江老三附和道。

“我本来还指望卖不出去几碗我们也能吃上一碗呢,结果全卖空了。”江老二惋惜地说道。

他这个主意江老三也打过,所以点点头接着说道:“对啊,而且还有那么多人没吃上,你没看见他们刚刚的样子,没吃上肉眼眶都急红了,拉着我好说歹说让我们明天一定要早早的来。”

不怪那些短工们这样,三十文一斤的肉不是谁都能吃上的,但是他们的猪杂汤只要 3 文钱,里面起码有两三两的肉,这价格不管在镇上的哪儿都是不可能吃到的。

两兄弟一路兴奋地讨论着今天摆摊的心得,脸上尽是兴奋。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江家未来美好的生活景象,充满希望和憧憬。

而另一边,江老头则一边走着,一边认真地数着手中的芦苇杆。每当卖出一碗猪杂汤,他都会用手指在芦苇杆上轻轻掐一下,以此来记录数量。

如今,他手中的三根芦苇杆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指甲印,这些印记见证了他们今日出摊的成果。

经过仔细数数,竟然发现卖掉了将近一百五十碗!这意味着就算除去成本,他们家今天的收入将高达一百五十文左右。


由于村民们大多都在田间劳作,因此一路上并没有碰到其他人。江叙白松了口气,这样也好,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。

因为莫殊手中还帮他拉着那一支柴火,江叙白直接把他带回了家。

他一跨进院门,江蔡氏的声音就响了起来:“哎哟,狗娃子,让你在家好好休息,你出门干啥?身体怎么样?有没有事?”

之前有二头和三头去山上接他,他去就算了,现在二头和三头没办法接他,他们就嘱咐他,让他别往山里跑。

要不遇到个什么袍子,野猪什么的,跑也跑不赢,爬树也不会爬。

被叫了小名,江叙白心中是排斥的,而且他后面还跟着莫殊,他连忙开口阻止江蔡氏继续说下去:“阿婆,我没事,就是去山里捡了一点柴火,大哥二哥他们都在忙,捡不了柴,对了……”

话到嘴边,他又突然不知道该怎么介绍莫殊了,难道要告诉阿婆这是他在路上捡到的人吗?可看阿婆的样子似乎也没有发现身后有人,他一时之间有些犹豫要不要告诉她。

江叙白话音未落,江蔡氏又截过了话头:“你咋个这么乖。等你身体养好了你也去读~哎哟妈呀……吓死人了,你是谁?我跟你讲,我们家啥都没得。”

江蔡氏这才看见江叙白身后的黑影,天色渐晚第一眼根本没有看到来人的脸,只看一个影子,吓得跳了一下。

江蔡氏被突然出现的莫殊吓了一跳,但很快就恢复了镇定,仔细打量起这个陌生的年轻人来。

“这是……?”她疑惑地看着江叙白。

“阿婆,您先别急!”江叙白赶忙拉住江蔡氏的手,一边安抚地拍了拍,一边向她介绍道:“这位是莫殊先生,他只是迷路了,想向我们打听一下方向。”

听到江叙白的话,江蔡氏的情绪才慢慢平复下来。她看向莫殊,眼中满是好奇和惊讶。

只见眼前这个男子生得面如冠玉、唇红齿白,活脱脱一副画卷中人的模样,让江蔡氏不禁看直了眼。

莫殊感受到了江蔡氏炽热的目光,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,然后文绉绉地开口问道:“在下一不小心在山中迷失了方向,请问此处是什么地方?”

然而,此时的江蔡氏却完全沉浸在了对莫殊容貌的欣赏之中,根本没听清他说了些什么。直到一旁的江叙白用力拽了拽她的衣角,提醒她回神,江蔡氏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。

“哎呀,真是不好意思,我刚刚走神了。”江蔡氏有些尴尬地笑了笑,随后热情地邀请莫殊坐下,并说道:“莫先生,请坐请坐,都怪狗娃子不懂事,来了客人也不告诉我一声。”

江蔡氏心中感叹:我的个乖乖,还能有人长得跟画儿似的?

“阿婆,人家问你啥,你在说啥?”江叙白听到这话,脸上闪过一丝不悦,但还是忍住了没有发作。

他偷偷瞥了一眼莫殊,发现对方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,似乎并没有听见自己的小名。于是,他的心情也稍微好了一些。

江蔡氏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告诉他去镇上的路怎么走,看天色渐晚,最后提议道让他在江家住一晚,第二日跟着江老二他们去镇上就行了。

苏沫也欣然接受,这农家看起来收拾的干干净净,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。

而且这叫江叙白的小孩怪可怜的,虽然现在灵气不能用,但是她的丹药和医术还是在的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